中英双语、穿越华洋:林语堂交友圈对其创作治学的影响及启示
说起现代海派文人代表,作家林语堂是标杆人物之一。 1930年代的上海,林语堂有三大朋友圈:不会说英语的中国朋友(鲁迅、郁达夫、文人论语)、会说英语的中国朋友(《中国评论》周刊、 《天下》月刊和《西风》杂志文人)、英语外国友人(史沫特莱、赛珍珠等国际友人等)。
“汉英双语,走遍神州大地”的三大朋友圈对林语堂的创作治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?它对当今跨文化交际带来哪些启示?新出版的《林语堂传:中华文化的重生之路》引用首部中英文资料,对林语堂朋友圈的互动进行深入剖析,揭示了跨语言、跨文化的交融。林氏文学和文化实践的边界性,对上海史的研究做出了贡献。日前在上海举行的陆家嘴读书会上,林语堂传记作者、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钱锁桥与学者徐吉林、周武教授进行了交谈。
《林语堂传:中国文化的重生》
钱锁桥
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
“林语堂更适合21世纪,更适合我们当代的生活。”钱锁桥说,林语堂最大的爱好是钓鱼。他已经开车旅行很长时间了。他喜欢吃饭、看夜景、谈论美食,精通中国文化的烹饪艺术。他还喜欢一些现代科技文明的小玩意。比如林语堂自己发明了打字机,相当于当时发明了计算机的概念。在《展望》一文中,林语堂设想,2004年,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拥有一部袖珍电话,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打电话。从这一点来看,林语堂可能是第一个预言未来手机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中国人。 。
钱锁桥多年来致力于研究林语堂,包括他如何成功地让中国了解世界、世界了解中国,探究林语堂跨文化交流的一生及其思想遗产。在他看来,林语堂与鲁迅、胡适不同,他非常关注中国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。
1941年林语堂在纽约“读者与作者”午宴上发言
林语堂1895年出生于福建漳州的一个山村,十岁就离开家乡,一生都在游历。在国内,他学习语言,创办报刊,开创了当时文坛“幽默”的新风尚;在国外,他批评时事,介绍东方,以自己独特的见解解读“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”。 1911年至1915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,打下了坚实的英语基础。被钱锁桥称为“本土留学”; 1927年至1936年在上海开展文化活动。可以说,林语堂在20世纪30年代的所有文学文化活动都是双语、跨界的,代表了当时真实的上海潮流。
周武说,“双脚踏东西方文化,一心评论宇宙文章”,就是林语堂一生的写照。他幽默、悠闲、独特的写作风格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,而且很少真正走出国门,赢得英语世界的青睐。林语堂穿梭于中美之间的跨文化之旅,体现了深厚而丰富的思想思想交流历史,以及他对世界现代文明的批判和探索。 “林语堂在圣约翰大学的五年对他影响很大,把他从福建的一个小山村带到了上海大都市,上海又把他介绍给了世界。西方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林语堂独特的思维。”这促使他更加努力地了解中国文化,记录中国文化事件。”
1941年,林语堂(右三)一行在重庆躲避日机空袭。左三是林语堂的大女儿林如丝
“林语堂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人物。鸦片战争之后,西方对中国的评价一度转为负面。但在这样的情况下,林语堂积极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,受到了相当的尊重和认可。这是“非常”的。周武表示,林语堂长期旅居国外,国内研究资料不够齐全,无法深入研究林语堂。但钱锁桥的新书涵盖了广泛的海外资料,提供了新的信息林语堂的《解读维度》研究。
1942年,林语堂与家人在纽约
与一般的传记不同,《林语堂传:中华文化的重生之路》的写作历程很漫长,跋涉文史的深山,追寻他的思想轨迹,探索他的人生,所以重新发现林语堂不仅是作为一个作家,而且是作为一个作家。还原林语堂批评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的多重身份。
鲁迅、胡适、林语堂等文人的精神遗产无疑是20世纪中国重要的知识思想资源。在徐吉林看来,林语堂是一位“上海式自由主义者”,其特点是独立、自由、包容。 “林语堂的独立性体现在他对事物总是批判的态度,看到不满意的事情就会站出来说话;林语堂曾说过,他最欣赏的是浪人,认为读大学是学习自由,在他身上也有一种自由的气质;林语堂在上海有三个朋友圈,他不拉帮结派,这是他宽容的表现。”
徐吉林评价林语堂有一种贵族与平民的气质——他有贵族的一面,与邵寻梅等人关系很好,但他不喜欢西装领带,更喜欢衣着自由,长袍和官服。夹克,吃街角。酒馆;虽然是上海现代化的地方,但还是有平民背景的。这也是林语堂惹人喜爱的地方。 “他一直是一个真实的人,了解世界,但不庸俗。”
上一篇:昆曼国际公路:串联三国的 1800 公里热带画卷
下一篇:没有了